清遠市民關心的
清城清新兩區交通瓶頸問題
又有新進展了
近日交通、交警等部門已召開了協調會,針對市區交通燈優化、公交線路等存在問題提出商議解決方案,優化方案或于近期出臺。
1
公交線路重復度高
根據規劃、交通、交警等部門對市區公交、路況等綜合分析,目前,兩區交通擁堵融合難的主要問題在于在道路車流量日益增大的同時,市區缺少快速、便捷的環城高速線路,使很多往來清城、清新兩區的機動車被迫經過城市中心區。市區65條公交線路中,經過橋北路、曙光路、北江大橋、連江路等人流密集區域的公交經過線路超過20條,重復度較高。
在公交重復度較高的路段,比如北江路、連江路、橋北路等,紅綠燈過多,導致通行車輛緩慢。不少紅綠燈的配時不合理,而且出現綠燈亮時,人與車輛交叉混行的現象,特別是北江路與鳳鳴路、鹿鳴路與市政府北門等一些丁字路口的情況尤為突出。
而中心城區骨架路網建設相對滯后,大部分道路沒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大量行人來往于機動車道之間,從而造成高峰期車輛通行緩慢。東城區、新城片區路網建設仍不完善,對過江通道依賴性強,主要靠北江大橋、清遠大橋、鳳城大橋等橋梁連接,早期規劃時在橋頭未考慮互通立交,交通疏導能力不足。
2
調整公交線路提高出行效率
政府部門分析的原因也是市民關注和建議的,大多以交通燈優化、建設立交和公交線路為主。
網友江楓漁火:
清新大道北往南,過北站路段后就只能右轉往城西大道了,早上上班時間城西大道與太和路口紅綠燈調頭車輛很多,卻只有一條調頭車道,紅綠燈時間又短,經常要排長隊調頭或在單車道違規調頭,而其余4條直行車道卻少有車輛通行,空置較多。如繞行新寧路不但路窄中間又有隔離帶無法通過,讓我們這些新寧路以西、北站以北大片小區居住人員,往飛水太平工業區方向的上班族,及北站發出班車苦不堪言。
市民潘先生:
天湖麗都到先鋒橋頭更不便,2公里多一點就有5個紅綠燈,且過了一個紅綠燈后到下一個紅綠燈,肯定是紅燈,從未試過在不停車等的情況下通過兩個紅綠燈路口。
網友ALAN:
感覺清遠紅綠燈太多了。建議人員密集的地方增加人行天橋以及地下隧道,大量縮減紅綠燈數量。
據悉,針對市民長期反映的問題,市區近期部分信號燈已進行了升級改造,縮短整體通行時間。另外,交警部門還在部分主干道中間隔離帶設置了快速掉頭通道,確保道路暢通。
市代建局正按照《清遠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各項目進行有序施工,未來將重點拉通區域性主干路,消除斷頭路,完善支路系統,與城市重點區開發同步建設。規劃擬建道路共60多條,總建設長度100多公里。
市自然資源局制定的公共汽車線網專項規劃中已通過市規委會審議。根據規劃,近期將新增線路18條,保留調整線路63條。
其中,被市民最關注的城北客運站到高鐵站耗時2個小時的公交線路,近期將開通兩條分別走清遠大橋和倫洲大橋的新線路,該線路經過車流人流相對較少的區域,分流了原本經鳳城大橋和北江大橋到高鐵站的公交出行人流。在不用繞市區各大商圈情況下,該線路公交行車速度會有所加快。
而由清新往來大學城、小市等部分公交線路近期也會對停站進行調整,通過減少重復停站,提高公交出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