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郭鋒就綠色生態發展、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廣清一體化等話題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
他表示,清遠將以廣清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對接。建設通達廣清兩市中心城區的免費快速路,推動廣清城際軌道一期建成通車、二期加快建設,推進京廣高鐵清遠站改擴建,構建立體式、零換乘、多功能“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廣清永高鐵規劃建設,推進廣州地鐵北延至清遠,謀劃市區軌道建設,加快連州、英德等通用機場建設,推進北江航道擴能升級改造,打造“三鐵一通一航”交通網。
談綠色生態發展爭取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積極創建國家公園
作為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重要城市,清遠如何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郭鋒表示,粵北地區是廣東的生態“北屏障”,也是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綠水青山。清遠將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北部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努力建設全省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首先,堅決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落實好河長制,全面完成市區4條黑臭水體整治。加快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逐步淘汰城市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工業燃煤鍋爐,爭取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稀土礦行為,進一步強化農村面源污染治理。
其次,認真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抓好粵北南嶺山區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積極創建國家公園,加快推進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
第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推動技術改造,培育高技術產業,加快提升清遠國家高新區發展水平,打造創新型城市和粵北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第四,充分發揮生態、農業、旅游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新型工業、旅游產業和農業,努力培育和壯大一批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將清遠的綠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談交通建設通達廣清兩市中心城區的免費快速路 重點打造“三鐵一通一航”交通網
近些年,清遠大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規劃出“五縱四橫、一江、六軌”外聯交通網。下一步,清遠將如何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這也是媒體關注的問題之一。
“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命脈,對生態發展區來講更是如此。”郭鋒指出,目前,交通仍然是粵北山區發展的“硬傷”,大部分縣還沒有通高鐵,豐富的生態資源、農林產品、民族文化等難于“變現”,嚴重影響了生態發展區綠色生態發展。
“隨著廣清城軌開通,清遠將成為‘軌道上的珠三角’一個重要節點,這為清遠深度融入廣州經濟圈、協同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拓展了戰略縱深。”郭鋒表示,接下來,清遠將以廣清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對接,積極打造“三鐵一通一航”交通網(“三鐵”是指南部地區通地鐵、北部地區通高鐵、中心城區通城鐵,“一通”是指通用機場,“一航”是指北江航道)。
同時,還將加快打造“陸水空信”四張立體網。“陸網”方面,繼續落實“五縱四橫”高速公路規劃,推進佛清從、汕湛、廣連、韶賀高速公路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清遠環城高速,即“清遠一環”。大力推進廣清城軌、磁懸浮旅游專線、韶柳鐵路建設,積極謀劃廣州(經清遠)至重慶高鐵、廣清城軌北延線、廣清地鐵,加快實現“三鐵”目標。“水網”方面,著力推進北江千噸級航道升級改造,加快融入大灣區組合港體系。“空網”方面,重點推進英德、連州支線機場建設,積極謀劃佛岡、陽山等通用機場項目,加快融入廣州國際航空樞紐體系。
談產業謀劃建設環灣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前,郭鋒多次強調,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戰略,我市屬于北部生態發展區,但并不意味著“不發展”“慢發展”,而是要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此,記者問,清遠在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謀劃?將如何在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郭鋒說,首先,要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狠抓實體經濟,充分利用廣州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謀劃建設環灣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重點支持汽車零部件、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智能家居等7大產業集聚發展,深度融入灣區產業分工體系。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清遠高新區、廣清產業園、省職教基地、長隆主題公園、騰訊華南云計算基地、蘇寧華南智慧產業園、中以科技小鎮等園區和產業項目的帶動作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產業集聚發展、規模發展。
其次,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大“創新十條”落實力度,推動知識產權強縣強市工程建設。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振興計劃,不斷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培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新模式。
第三,要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采取更有力度、更有溫度的政策措施,破解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要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暢通政企溝通渠道。
第四,要堅持主體功能區劃引領。南部地區作為重點發展區,要充分發揮鄰近珠三角核心區的地緣優勢,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參與灣區產業大布局。北部地區作為生態發展區,要以綠色富民為導向,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做足生態文章。
談廣清一體化積極承接“廣清輕紡時尚協同創新區”項目
廣清一體化已進行了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下一步還有哪些部署?這個問題,不僅是清遠人關心,社會各界也非常關注。
郭鋒說,近年來,廣清兩市搶抓機遇,積極探索推進一體化發展,重點從交通、產業、民生、政策等方面推進一體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將以“交通互通、產業互鏈、城市功能互補、體制機制互融、公共服務互享”為目標,全力推進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交通互通方面,將建設通達兩市中心城區的免費快速路,推動廣清城際軌道一期建成通車、二期加快建設等。
產業互鏈方面,將吸引廣州汽車配件、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鏈條向清遠延伸,推動相關總部經濟向清遠轉移。重點打造廣清產業園清城片區、清新片區、佛岡片區、臨空經濟區、廣清旅游集聚區、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園和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等兩市合作共建的產業發展平臺。
城市互補方面,將積極承擔緩解廣州人口壓力任務,推動廣州居住、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向清遠疏解。重點支持廣州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等非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轉型升級疏解到清遠合理布局,合作共建廣清現代空港物流產業新城,積極承接“廣清輕紡時尚協同創新區”項目。加快引進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康體產業,完善服務配套功能,配套打造特色功能小鎮,提高對廣州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同時,還將大力推進體制互融、服務共享,推動兩地企業享受大致相當的政策服務,實現兩地民生社會保障同步、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