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據賦能智慧中國"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余人參會。
▲2018數據賦能智慧中國年會會議現場
在28日上午的主論壇上,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項目組組長孫澤紅發布了"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結果"。
本次評估指標包含智慧基礎、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數字經濟、創新環境5個一級指標,評估范圍選取了全國103個樣本城市,覆蓋全國七大地區30個省、直轄市/副省級及地級市城市。
▲第八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指標
根據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平均得分為57.1分(滿分100分),較2017年(50.7分)提升了6.4分,其中深圳以76.3分位列第一,杭州、無錫、寧波、上海、廣州、南京、北京、成都、佛山等城市入圍十強。總體來看,我國智慧城市發展平均水平較去年有所提升,但我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離散性趨勢依舊明顯。分區域來看,受經濟發展水平、城市信息化水平等影響,東部、南部地區在智慧城市發展方面存在明顯優勢。
▲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孫澤紅
從一級指標來看,智慧民生得分率最高為68.44%,智慧基礎、智慧治理、數字經濟、創新環境這四大指標建設情況相對均衡,得分率均達50%以上,平均得分率差距不大,說明我國現階段大部分城市越來越注重智慧城市均衡發展。
本次評估工作于6月初正式啟動,歷經6個月,通過理論研究、評價指標探索構建、數據采集評估、賦分匯總,最終完成對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的評估。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國脈發揮多年智慧城市評估專業水平,通過數據采集法、統計分析法及充分利用國脈多年來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智慧化等評估工作形成的城市數據庫,搜集獲取相關數據和信息。在流程上經過初步采集、多渠道數據補充、數據處理及科學多元的打分方法,確保了結果具有準確性和真實性特征。
基于本屆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反映出的問題和不足,為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激發數據潛能,加速政府、企業、產業智慧化轉型,助力各地智慧城市建設,《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圍繞營造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新生態、積極推進智慧城市新基礎建設、構建城市智慧治理新路徑、實現公共服務獲取均等便捷、打造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新空間五個方面提出相應的策略和建議。
最后,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孫澤紅公布了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獲獎名單,深圳、杭州等10個城市獲得智慧城市領先獎,青島、濱州、重慶等10個城市獲得智慧城市單項獎。
▲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領先獎名單
▲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單項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