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龍崗智慧中心啟用,國家信息中心與華為聯手打造
國家信息中心頂層設計
華為公司負責建設
龍崗智慧中心為城區裝上“最強大腦”

龍崗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實景圖
15日,龍崗智慧中心舉行啟用儀式,這是全國首個集“數據匯聚分析、運行指揮聯動、成果體驗展示”于一體的智慧中心,是踐行“提高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具體展現,也是國家信息中心與華為公司合作,打造全球智慧城市樣板點的重要成果。

就在中心啟用的同一天,在由國家信息中心與國際數據集團(IDG)聯合舉辦的“2018 亞太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活動中,經第三方機構評定,龍崗區獲得了“2018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此次獲獎是對龍崗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鼓勵,也為“智慧龍崗”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龍崗今后將迎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需要更加開闊的視野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城市發展和市民需求。
“‘智慧龍崗’每前進一步,都是站在新的起點上”,龍崗區委書記張勇表示,希望各部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思維、云端思維、共享思維”,維護和發展好“智慧龍崗”這個大系統、大生態;期望社會力量更多地參與“智慧龍崗”建設,助力龍崗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龍崗區區長戴斌表示,智慧城市建設涵蓋產業發展、城市管理、生態環保、民生服務等各個領域,黨政機關、企業和市民群眾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智慧中心將發揮參謀決策、指揮調度、數據分析等多重作用,也將成為向市民群眾提供展示體驗、科普教育的平臺。
智慧中心實現“一體運行聯動”
智慧中心是龍崗的“智慧大腦”和“神經中樞”,融合了存儲運算、數據分析;參謀決策、指揮調度;展示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是數據的“集散地”,是事件的“分撥器”,是產業的“驅動器”。龍崗智慧中心的正式啟用將為龍崗信息化事業提供強力的基礎支撐,為龍崗勇當深圳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的排頭兵插上騰飛的翅膀。

華為首席后勤官任樹錄(前排左二)在介紹龍崗智慧中心
龍崗智慧中心位于龍崗區龍德南路以東德政路以南的龍崗智慧公園內,總建筑面積17188.18平方米,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該中心集中展現了“智慧龍崗”和“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是集城市運行管理、視頻會議、智慧城市體驗展示于一體的“智慧城市大腦”,是龍崗區智慧化水平最高、市民參與度最好的公共基礎設施。其中的LOC運行管理系統、時空信息平臺等充分展現了“智慧龍崗”和“數字政府”的建設成效。
目前,已建成的龍崗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LOC),設有國內面積最大、精度最高、無縫拼接、可實現龍崗區總體態勢“一屏感知”的168平方米全LED大屏。在日常管理中,LOC運行管理系統能全方位展示“經濟創新、公共安全、人居環境、民生幸福、政務建設”等多維宏觀態勢,根據感知的數據對各領域現狀進行“層層下鉆、抽絲剝繭”分析、生成問題、提出建議并自動形成書面報告;在應急管理層面,可調用包括3萬多路監控在內的物聯感知數據,前端感知應急事件的態勢,通過大數據分析,自動生成“事態數據模型”,為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有力保障,基本實現了“一體運行聯動”。
華為廣東企業業務部總經理陳斌表示,未來華為公司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方面加大投入,積極參與龍崗智慧城區、數字政府建設,為龍崗區勇當深圳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排頭兵,并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始終走在最前列貢獻智慧、貢獻力量。
“掌上治理”實現“一鍵可知全局”
據了解,龍崗自2013年起開始探索智慧城市建設,目前,“智慧龍崗”已經結出“一盤棋建設”“一張網共享”“一張圖輔政”“掌上治理、指尖服務”“產業聯盟”等累累碩果,徹底打破了“信息孤島”,清除了阻礙數據共享的土壤,提升了社會治理的精準化水平,優化改善了營商環境,也增強了市民和企業的獲得感。
龍崗智慧城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雙組長”,全區各街道、各部門“一把手”為成員,領導小組下還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和數據專員(DA)團隊,并在全市率先成立大數據管理部門,履行智慧城市建設統籌、牽引、整合和指揮的職責,確保智慧城市建設決策的快速落實、高效執行。
在信息化項目建設上,龍崗實施了“總包+總體”模式,引入華為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總承包商”,共同制定整體解決方案,充分發揮華為行業龍頭的帶動作用,同時引進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總體單位”,構建建設技術和工程總體體系,優化頂層設計,推進智慧城區建設由業務需求向技術需求轉化、項目過程管理和系統集成以及系統運營維護。
目前,龍崗已將原政府投資建設形成的各種管道等基礎資源,交由區信息管道公司管理運營。各部門需新建的政務網、視頻專網,由該公司統一建設、按需覆蓋,建成后全區共享,其他通信運營商有需要時,就統一租用。這既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減少了重復開挖,又降低了運維成本,有效解決了重復建設的問題。
以大數據湖為基礎,龍崗在全國率先系統性探索實踐“2+N掌上治理”新模式,以“掌上大腦”“掌上天眼”2個基礎平臺為支撐,在警務、城管、消防、查違、環水等N個領域探索移動端掌上應用,將治理數據聚焦到“指尖”,形成了數據存儲運算、分析查閱以及視頻監控資源專網共享、回放分析等支撐能力,實現“一鍵可知全局”。
信息平臺實現“一圖全面感知”
通過突出“協同+智能”,龍崗全力打造面向未來的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共性支撐,積極推進傳輸網絡、交換平臺和運行管理中心建設,形成“一體化運行”的新支撐。剛剛啟用的龍崗智慧中心可隨時對經濟運行、安全維穩、應急事件進行分析研判和調度指揮,基本實現了“一屏知全局”。
目前,龍崗自建政務外網已實現區、街道、社區所有的政務辦事機構全覆蓋,并延伸到學校、醫院和部分重點園區;視頻專網已裝載3萬余個高清攝像頭,其中高清人臉識別攝像機4700個,實現了“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部位”全覆蓋;物聯網已部署1萬多個智能桿,可同時為小微基站、物聯感知、路燈照明等提供物聯支撐,為“萬物互聯”創造了條件,為城市管理建設和便民應用提供快速、安全和經濟的網絡支撐。
為了突出“融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匯聚數據資源,龍崗重點在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融合上下大功夫。通過加快系統整合,龍崗區大數據管理局梳理出全區286個獨立信息系統,制定全區系統間互聯互通方案,建設統一身份登錄平臺,解決了權限管理、多頭登錄、冒名審批問題。目前,龍崗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已同60多個市直部門和所有區直單位實現實時對接,共有人口、法人、宏觀經濟、地理信息等數據記錄超350億條,大數據規模初步形成。經過整理,提供數據資源目錄2038項,開放給各單位查閱使用,目前區屬部門訂閱數據超過11.8億條,實現部門之間信息共聯共享。
為使數據直觀可視、便于決策,龍崗建設了時空信息平臺,在全國率先探索“一張圖”社會治理應用,推出了重大項目、房屋質量安全、危險邊坡監測、視頻監控、城管事件、“三小場所”、建筑工務、高空查違等“一張圖”管理的品牌應用,促進城市管理可視化、精細化、精準化治理,實現“一圖全面感知”。通過將數據進行融合,龍崗區相關部門對全區的人、物、地、事、情等城市管理要素進行精準定位,集中體現在一張電子地圖上,為公安、消防、應急、安監、環水、查違等智慧應用提供全覆蓋、高精度的電子地圖服務。該平臺已經形成了涵蓋34類專題共328個數據圖層,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已為各單位提供實時服務180多項,日均調用量超過5萬次,成為城市建設管理、基層治理可視化、精細化的一把“利劍”。
“智慧龍崗”走進市民生活
通過堅持規劃、標準、建設、管理、運維、保障“六個統一”,龍崗已經形成全區“一盤棋建設”新格局。如今,龍崗已將“政務數據共享和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同時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府網站建設、公眾號、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促使各部門重視信息化建設,共享數據資源。
為了讓群眾有更強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智慧龍崗”建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資金的70%用在民生公共領域,有力提升公共服務便捷化、均等化、普惠化水平。
龍崗開發了龍崗政務服務等一系列電腦端和手機端便民應用,通過網絡,將實體辦事大廳拓展到全區132個地方,并配發微信預約、地圖導航服務。同時,龍崗在全國首創政企共建產業園區公共平臺,將實體政務大廳延伸至產業園區,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米”。
自龍崗智慧警務系統應用以來,85%的案件由視頻采集線索,67%的案件由視頻協助破案,群眾在龍崗的安全感空前提高,這套系統受到公安部的肯定并在全國推廣。智慧消防系統則通過“人防+技防”,精準定位人員隊伍、消防水源、消火栓等信息,大大減少消防民警的工作量。該系統全面推廣以來,全區發生火災環比下降約23%。
與此同時,智慧教育為全區74所學校、935個班級提供互動數字教育環境,并引入國內外優質學科資源,實現區內和校內資源自建與共享。智慧醫療則建設了區域衛生交換平臺,實現了全區13所醫院系統的互聯互通,開發了涵蓋預約、掛號、收費、住院等全流程的便民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