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遠市區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不少市民大吐苦水:“除了堵還是堵。”中心城區如何“破堵”?引起了各方關注,今年“兩會”召開后,清遠市城鄉規劃局收到關于交通治理的人大建議及政協提案共計57件。其中,《關于治理我市市區交通擁堵的提案系列專題》成為了政協今年重點督辦提案。
昨日,在《關于治理我市市區交通擁堵的提案系列專題》辦理情況匯報會上,由規劃、公安、交通、代建、粵運、清城區、清新區聯合組成的提案會辦單位經過深入調研梳理出市區擁堵四大癥結,并列出四大“破堵”招數。
四大癥結
城市用地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
清遠經濟在高速發展中,城市建設不可避免暴露出各種用地布局問題。其中最主要便是城市擴展迅速,布局分散,分布不均。由于產城發展脫節,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而產業用地距離服務中心組團距離較大,導致工作與生活間交通量增大,城市道路潮汐流現象明顯。城市中功能區高度集中,例如北江路沿線分布大量的行政機關、銀行保險單位,而商圈則集中在舊城狹小的一塊區域,局部片區交通量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擁堵問題。
車輛猛增路網結構及交通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資料圖
清遠中心城區2010年汽車保有量不足3萬輛,到2016年底已增加達46萬輛,6年時間機動車數量增加了15倍。
在道路車流量日益增大的同時,市區缺少快速、便捷的環城高速線路,使很多往來清城、清新兩區的機動車被迫經過城市中心區。而中心城區骨架路網建設相對滯后,大部分道路沒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高峰期車輛通行緩慢。東城區、新城片區路網建設仍不完善,對過江通道依賴性強,主要靠北江大橋、清遠大橋、鳳城大橋等橋梁連接,早期規劃時在橋頭未考慮互通立交,交通疏導能力不足。
道路交通管理缺乏系統性和有效性
交通標志及信號設計不合理,部分路段如北江路、連江路、橋北路等,紅綠燈過多,導致通行車輛緩慢。不少紅綠燈的配時不合理,車輛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時間較短,而且出現綠燈亮時,人與車輛交叉混行的現象,特別是北江路與鳳鳴路、鹿鳴路與市政府北門等一些丁字路口的情況尤為突出。
環保出行比例低
目前,市區萬人公交擁有率沒達到標準,公交線網密度不足,發車間隔長。公共交通體系不完善導致環保出行比例較低。在市區出行方式中,摩托車出行所占比重最高,達到44%;個人小汽車出行占比11.97%;公交出行比重偏低,占比僅9%。
據統計,城市規劃區內公交車總量已達563輛,萬人公交擁有率為6標臺/萬人,公交線路65條,線網密度為1.81公里/平方公里,遠低于規范建議的市中心區3-4公里/平方公里,現狀規劃區各公交線路發車間隔最小的是5分鐘,發車間隔最大達到80分鐘。
四大措施
優化城市路網結構

今年2月,清遠市區108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資料圖
引導城市交通出行逐步向“公交+慢行”主導的集約化模式發展。啟動《清遠市中心城區慢行系統項規劃》《清遠市中心城區公園綠地系統專項規劃修編》規劃編制工作,加強慢行交通(步行道及自行車道)的理念落實,制定慢行交通系統設計導則,保障行人路權,在城區道路上劃定專門的、連續的、系統的自行車道,優化自行車出行環境,規范共享單車停放,從方便人慢行的角度,精化改造和建設慢行道路和相關設施,編制全市統一的慢行通系統規劃。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完善落實公共汽車線網規劃,繼續加快推進《清遠市區公共汽車線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調查研究公交設施、站場、線網、營運、管理的現狀,做好居民現狀出行調查、公共汽車需求預測,站點布局、公交站場規劃、近期公交站場規劃和公交線路規劃等。
進一步擴大公交車服務范圍,做到社區公交全覆蓋。督促協調公交運營公司切實加大公共交通運力投放,增加繁忙線路的車次,縮短車次間隔。并在城市交通主要干道上,在高峰期時段劃定專用公交車道,落實公交優先政策。
加大規劃建設停車場

古城綜合停車樓。資料圖
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管理企業開放住宅小區存量車庫,對未售出車位,應允許小區業主按月租賃,外來車輛按時段或按短期租用的管理方式,開放企業車位出租,做到租金合理、價格公道。并在閑時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擴大公用停車位。
在開放閑置停車位同時,政府部門將加大規劃建設地下、多層停車場,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在老城區及居住區建設立體車庫。
建立完善智慧交通管理服務體系
落實《清遠市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清遠市“互聯網+”行動計劃》,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慧交通管理服務體系,實現對城市交通狀況的全方位實時監管。
而近期將聯合專業公司對各道路交通路口紅綠燈逐個實地考察、現場研究,對市區目前仍未聯網的紅綠燈開展聯網和標準化、智能化改造建設,把市區全部紅綠燈連接到公安智能交通平臺。
政協委員聲音
王培根:加快智慧交通建設
鑒于當前我市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趨嚴重,市區要加快智慧交通建設,通過建立覆蓋城區路網動態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統,融合視頻、微波等多種檢測技術,實時了解城區路網的運行全貌,并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指引交通管理工作方向,從而為交通信息分析、交通誘導和交通信號燈設置的不斷優化等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劉衛平:增加建設一批交通設施

小市橋南人行天橋。資料圖
清遠要與時俱進,增加一批交通設施,緩解市區交通狀況。通往清遠大橋前的大花壇、廣清大道與連江路交叉口、人民路與鳳翔大道交叉路口應考慮建設下沉式隧道;廣清大道與人民二路人民三路十字路口可打造建設立交,確保南北東西車輛順暢通行,一個地級市沒有立交是很難舒緩交通壓力的;主要交通路口建人行天橋或人行隧道,實施人車分流。
劉雪萍:鼓勵交通工具共享使用
建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交通工具共享使用,支持汽車租賃行業的快速發展,鼓勵閑置的自備車通過租賃公司參與日常運營,降低租車費用。在交通流量較大的時候,鼓勵有條件的非營運車輛參與運營,緩解運力不足狀況。規范并鼓勵市民的交通共享行為,并為市民更方便地實現交通共享提供信息、咨詢等服務。
政府部門回應
交通:下月新增120輛電動公交車

今年2月,清遠市區108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資料圖
市交通局和粵運清遠公司在會上透露,下個月新增120臺電動公交車在市區運行,明年還會新增近200臺公交。運力主要投放到城鄉結合部等出行需求較大的區域,提升部分線路的發班率,減少市民等候時間。同時還會在大型樓盤附近增設公交車??空荆奖闶忻癯鲂?。
公安:優化道路信號燈
公安部門表示,針對市民反映的交通信號燈設置不合理情況,公安部門已經準備對部分信號燈進行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后的信號燈將增加倒計時,讓司機在等候起步時能提早準備,縮短整體通行時間。另外,公安部門還將繼續打擊道路違法行為和道路亂停亂放問題,確保道路暢通。
代建:消除斷頭路,完善支路系統
市代建局表示,該局正按照《清遠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各項目進行有序施工,未來將重點拉通區域性主干路,消除斷頭路,完善支路系統,與城市重點區開發同步建設。規劃擬建道路共60多條,總建設長度100多公里,市區城市路網未來將形成骨架路網結構。















